从严寒到酷暑,考生们选择了考研,便选择了义无反顾。距离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时间已不足一个月。为了鼓舞广大考生,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付煜,汉语言文学教研室老师蒋思翔有话说:
问:回忆曾经的考研经历,您当时为什么选择考研?
付煜:毕业后,我就成为了中学老师,工作十年后才选择考研。在工作中,我听过许多优秀教师的精彩讲课,并意识到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便选择了一边工作,一边备考。
蒋思翔:我选择考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跳出当时的环境,我还算一个比较有“傲气”的人,但是当时的平台和知识储备都不足以支撑我的这种“傲气”,所以我知道,我得向上走。
问:在备考过程中,您经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
付煜:当时的我是在职备考,工作不是特别繁忙,也有家庭的支撑,但是毕业十年后选择考研,精力大不如前,记忆力减退,记忆知识点比较困难。我的办法就是反复看书,前后五遍,从精看到粗看,从快到慢,几乎把书背下来。
问:考研对您有什么收获?
付煜:我有两个“收获”。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享受到沉浸式学习的乐趣,这是知识层面的收获;备考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你会为自己的目标不顾一切,会有许多挫折和挑战,只要拼尽全力了,你就已经赢了,这是人生经历层面的收获。
蒋思翔:其实考研这个过程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功不唐捐”,至少对我来讲,任何事情只要付出努力就绝对会有回报。原来所有的沉没成本都是为了有能浮上水面的那一天,明白这样的事实之后,我开始能沉下心来,接受一些漫长、看不到尽头的枯燥工作,这种心态应该算是一种收获。
问:全国硕士研究生初试即将到来,您有什么建议给考生吗?
付煜:心态方面,考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焦虑。我建议考生在考前一定要保持平常心和正常的作息,平常可以多试试腹式呼吸法,进行深呼吸来缓解焦虑。考生一定要相信自己,坚定内心。我院汉语言专业第一个考研成功的女生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她在考前也比较焦虑,经过调整也取得了很好发挥。备考方面,文科最大的矛盾是记忆和遗忘。最后的冲刺时间,考生一定要翻书、多回忆,加深印象。
蒋思翔:明白自己的学习节奏很重要,备考过程拼的是有效时间而不是时长,状态不好就去睡觉。考上研究生的那个暑假一定是你最开心快乐的日子,再往后的人生就很难找到这样完全松弛的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