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风建设 >> 正文

探寻大山深处音符 领略黑衣乡音之美
时间:2020年09月09日 08:13 作者:韦慧琳 侯依馥   编辑:段秋霞   来源:中国青年网 点击:[]

8月下旬,为响应团区委的号召,助力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的政策,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兴,贺州学院暑期三下乡调研团深入百色市那坡县吞力屯开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衣壮民歌文化振兴的调查研究。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当地团委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为响应区团委的号召,贺州学院开展了暑期三下乡那坡县吞力屯开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衣壮民歌文化振兴的调查研究并进行了宣传,得到广大领导、学生的点赞与支持。

走进大山深处,领略民歌文化之

那坡县吞力屯是百色市一个历史悠久的黑衣壮自然村落,它掩映在大石山深处,屹立于海拔1111米高地之上,在层层石山的封锁下,黑衣壮人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长期的与世隔绝,使这里完整地保留了古老而淳朴的黑衣壮文化,其中,黑衣壮民歌就是当地最具风情和韵味的民俗文化之一。

为近距离接近古老而原始的文化,调研小组于826日到达黑衣壮村落,实地对黑衣壮民歌、建筑、食物等民俗传统文化进行了走访调查。

村民杨桂金是“黑衣壮民歌技艺代表人”。杨桂金从小开始跟着父辈学习唱黑衣壮民歌,黑衣壮山歌悠扬高亢,唱出了大山人民的质朴勤奋,也唱出了吞力屯人民的热情淳朴。村民们一般在日常劳作、游客到来时欢唱山歌。山歌已经成为了吞力屯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也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将山歌永远唱下去。”杨桂金的话语表达出她作为一位黑衣壮技艺代表人最真实的愿望,也是每一位黑衣壮人民的愿望。我们也相信,正是有很多像杨桂金这样淳朴的技艺人的坚守,黑衣壮民歌能够长久地唱响在这片大山里,唱到无数那坡县人民的心坎里。

调研小组与当地黑衣壮民歌技艺传承人合影

 

走访民歌学者,了解民歌传承现状

那坡县老年大学民歌教授翟明,为更好的传授民歌文化,自编了一本黑衣壮民歌教材。在与他交谈中了解到,曾有云南的一位教授想以高价收购这本教材的所有权,但被翟明老师毅然决然的回绝。他说:“文化不应该是钱能衡量的,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对黑衣壮民歌文化的传承,靠的不仅仅是村民的口口相传,更有心者,将其行于书,传于形。那坡老年大学的翟明教授把黑衣壮民间的山歌和山歌技巧收集整合起来,汇成一本书籍发行,以此用来传授黑衣壮的山歌文化,帮助喜欢山歌的人更深层次的了解山歌,唱响山歌。而对于这一珍贵的文化财富,也曾有人欲以高价购买,但被其拒绝。“文化不应该是钱能衡量的,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翟明老师说到,“我希望黑衣壮民歌文化能永远传承下去。” 

调研小组与翟明老师的合影

 

走进那坡文化馆,了解政策支持情况

文化的传承不能只依靠群众,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了解那坡县政府对黑衣壮文化的保护情况,我们拜访了那坡县文化馆副馆长李萍。在采访中她提到,那坡县政府及相关单位近几年十分重视对黑衣壮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每年都会定期举办相关的比赛和文娱活动,来扩大黑衣壮山歌的宣传力度,近几年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黑衣壮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得到了扩大和提升,越来越多的活动邀请黑衣壮民歌团外出巡演。她表示,希望在每年的山歌擂台赛中能看到更多年轻人的身影,将年轻人的朝气融入山歌中,让山歌熠熠生辉,绵延不绝。

经过此次下乡调研,黑衣壮民歌调研团发现,黑衣壮民歌成为了那坡县的名片,在黑衣壮村落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黑衣壮民族文化特色的产业链,足够支撑黑衣壮村落依靠文化过日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用文化带动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也让这一抹黑色的乡音永远萦绕在大山之中。

黄翔鹏先生说过“传统是一条河流。”在传承的这一条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河流中的水花,都应该将自己和河流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上一条:走近农村致富带头人 亲历现代农业产业化
下一条:【三全育人】文化与传媒学院各班级开展开学第一课

把握方向围绕中心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
热点新闻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