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赵丽明教授莅临我校西校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311报告厅,为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图画如何成为了文字:从西南濒危文字说起”的专题讲座。学院相关师生踊跃参与,讲座由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牟华林主持。

图为赵丽明教授
讲座中,赵丽明教授分享了团队抢救民间濒危文字文献的方法,如深入高山峡谷、民族村寨挖掘原始文献,拍照扫描并建立数字文献库,为濒危文字保存研究提供一手资料。她还介绍了西南濒危文字现状与重要性,强调抢救保护对维护文化多样性及人类记忆文化遗产的意义。赵教授呼吁学生假期回家聆听长辈传统故事,深入理解自身文化背景,指出珍惜保护本地历史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此次讲座让师生更了解西南濒危文字,激发了语言文字研究兴趣,其成果和精神为师生提供宝贵资源,促进学校学术文化发展。

图为讲座现场
9月28日上午,赵丽明教授与我校校长吕海波、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付煜及邓玉荣教授等,就西南濒危文字展览建设及加强我校语言文化博物馆与清华大学的合作进行座谈。

图为座谈会现场
此次座谈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桥梁,明确了西南濒危文字展览建设方向,开辟了馆校合作新路径。未来,我校将吸纳专家建议,加快推进濒危文字展览落地,深化与清华大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协同合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守护濒危文字资源贡献力量。